从立案到执行完毕仅用3个半月,而案件审结只用了1个多月。近日,某模板公司拿到被拖欠的货款后,为我市法院的涉企案件“绿标签”制度点赞。
事情要从2018年说起。当年,该模板公司与某工程公司签订了设备采购合同。合同履行后,该工程公司有29万余元货款未支付。
今年5月7日,该模板公司通过河南移动微法院小程序网上提交立案材料,将该工程公司起诉至瀍河区人民法院,要求被告支付剩余货款29万余元及利息。
该院立案庭审核材料时,甄别到该案属涉营商环境案件,随即当天立案、分案,同时加挂涉企案件“绿标签”,提醒后续环节快速办理。
该院营商环境审判团队采取“证据交换前移”“调解前置”方式先行调解,因双方意见分歧较大,调解无法继续。随即,案件转入审判环节。6月18日,案件审结,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货款29万余元及利息。
7月29日,该案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财产无法足额清偿欠款后,积极与被执行人沟通,但被执行人仍未主动履行判决,遂向其书面发出限期履行督促令,告知其不主动履行的法律后果。最终,被执行人于8月23日履行完毕。
该案从立案至执行完毕仅用3个半月,有效降低了企业诉讼成本、时间成本。
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万人助万企”活动中,要求全市两级法院完善“绿标签”制度,畅通企业诉讼绿色通道,推动商事纠纷高效率、低成本解决。
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郝丹丹介绍,“绿标签”制度是指对涉企纠纷案件尤其是买卖合同纠纷、委托合同纠纷、融资租赁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和承揽合同纠纷5类高发的涉企案件,在立案时加挂“绿标签”,单独设定各个环节办理时限,提醒立案、审理、执行、流转等各环节承办人注意办理时限,确保高效办理、高效流转。
据了解,为进一步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完善“绿标签”案件监管机制,我市两级法院立案部门增设涉企绿色窗口,专门负责涉企诉讼的立案工作。
根据“绿标签”制度要求,对于加挂“绿标签”的案件,各环节承办人均需以最快速度办理。例如,在立案环节,当场立案、网上立案的,管辖法院应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案件受理工作,2个工作日内流转至相应的业务庭室,最大限度压缩商事案件诉讼用时。
得益于“绿标签”制度,我市法院今年办理的涉企案件全流程用时进一步缩短,有力减轻了企业诉讼负担。(记者 申利超 通讯员 王雨潇 文/图)
责编:郭宝倩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