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中国父母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培养,但依然有家长选择“躺平”。在市实验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常冬冬看来,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互为补充,使得教育相关法律更加完整。
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开篇指出家庭教育的任务,还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以及家庭教育的底线和法律准则。
家校共育的理念由来已久,但有家长对此“不买账”,值得一提的是,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了政府、学校的权责,比如“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这也意味着,今后学校对那些“不买账”的家长将“有法可依”。
走访:多数学校已开展家庭教育活动
近日,洛报融媒记者走访我市多所学校发现,多数学校开展了丰富的家庭教育活动。目前,我市有121所省级卓越家长学校。此外,全市约5000名在校教师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对于家庭教育,家长们态度不一。
昨日中午,市民张先生正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观看专家讲座《让孩子的成长看得见》。他的女儿在涧西区洛铜集团幼儿园就读,每周,他可以在幼儿园推荐的微信公众平台上免费观看育儿讲座。他说,通过观看讲座,他不仅学习了育儿方法,还学着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和游戏,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该园园长杨洋说,除了线上专家的育儿讲座,该园还联合社区、公安、医院等部门,为家长开设育儿、安全、儿童急救等方面的讲座,帮助家长增强科学育儿的能力。
市实验中学的家长学校有一支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定期为家长举办针对青春期孩子的讨论会,还设立家庭教育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热线等,让家长了解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该校初二学生的家长熊艳秋,便在家长学校里学会了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方法。从前,她很反感孩子追“哈利·波特”,但现在,她会和孩子一起讨论作者的描写方法,不但亲子关系好了,孩子的写作能力也增强了。
“家长的重视是家庭教育落实的关键。”常冬冬坦言,目前仍有少数家长“缺席”孩子的教育,教师只能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的形式督促这些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声音:从上到下重视起来,让新法“落地有声”
“新法的实施,无疑是对孩子真正的松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素霞认为,在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中,约九成是家长教育不当引起的。新法将“家事”上升到“国事”,势必给那些不关注家庭教育的家长敲响警钟。
2021年,国家大力实施“双减”,而“双减”后孩子回家做点什么,家庭教育促进法给出“参考答案”。“新法其实是对‘双减’政策的有效补充。”市关工委德育教育团副秘书长、市教育局关工委副主任牛建卿认为,新法明确了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家长如何与孩子相处。
在采访中,有部分家长提出对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后的担忧。家住洛龙区的冯先生认为,家庭教育个性化极强,仅靠大量的讲座恐怕只是“纸上谈兵”,还变相增加家长的负担。如果学校、社会提供一对一、长期跟踪服务等切实可行的指导,就能让新法“落地有声”。此外,如何鉴别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教师的专业程度,以及是否会出现大量针对家长的培训机构也值得深思。“毕竟家庭教育不是仅靠一个证书就能保障的,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他说。
对于如何推进良法善治,牛建卿说,除了家长提高认识,还需要政府部门、学校等从上到下重视起来,加大力度提升家长学校办学质量,建立家长学校试点示范引领,做好督导、评估等工作,这样才能做到“有政策、有举措、有人办”。(记者 王雨 通讯员 樊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