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县域经济提升,还是乡村产业振兴,“土特产”资源对每个地方而言都是重要发力点。但“土特产”升级发展之路怎么走?如何让“土特产”成为“金招牌”?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各地进行创造性探索。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考察,其间前往咸宁市嘉鱼县察看当地的蔬菜产业,勉励当地干部群众走科技之路、质量之路、品牌之路,让特色产业更有效益。种植甘蓝是嘉鱼的老传统,但今日这里缘何成了典型?就在于该县联合农业专家10年攻关,选育出甘蓝新品种“思特丹”,不仅打破了进口依赖,还以诸多显著优势推动“嘉鱼甘蓝”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把近10万亩甘蓝卖向世界。
有人说,基于一方水土、一方人文的各地“土特产”,恰是乡村产业扎根乡土,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重要依托,具备产业化发展提升的潜质。近年来,我市以富民为导向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特色种植、牛羊养殖等乡村产业发展蓬勃起势,伊川的小米、洛宁的苹果、新安的辣椒、嵩县的中药材等,不少产业都上了规模、有了名气。但站在全国视野看,我们的一些农产品及乡村产业还未充分地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不同程度存在同质化、低质化问题,仍须在价值链挖掘、产业链拓展上出点子、创路子,在强科技、提质量、塑品牌、育集群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努力让更多“土特产”走向广阔市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