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龙区围绕市委高品质古都文化体验区建设部署,在以“天街十二坊”为核心加快推动洛南里坊片区建设中,深刻把握消费市场新变化新趋势,优化“街区+院落”肌理格局,以“院落+”的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打造“精致烟火”,构建更多年轻态消费场景,有效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
数据显示,在洛南里坊片区,像幻方文创基地一样的“院落小店”分布着100余家。这些院落面积不大,经营业态却丰富多彩——咖啡烘焙、特色餐饮、主题民宿、非遗制作展示、花艺培训、茶道香道等,青砖灰瓦间,涌动着洛阳城最生动的精致烟火气,活跃着市民经济的“神经末梢”。
“院落+”释放空间价值
营造多元消费场景
走进幻方文创基地,院内处处透着巧思与精致,随手一拍便是出片佳作。店内布景充满格调,显眼处摆放着备受欢迎的洛阳元素文创产品。
问及喜欢来这儿的原因,游客张女士表示:“我比较喜欢在这里做文创手工,既能消磨时间休闲放松,又能体会文创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孩子们喜欢去院子里体验考古挖宝。”
“我们想通过文创让历史IP在年轻人手里‘活’过来。”秦月婵表示,洛阳是一座连泥土都带着故事的城市,是她创意最好的来源。
为了这一初衷,秦月婵团队租下这方庭院并进行改造,以洛阳IP为核心、以文创为媒介、以小院为空间载体,通过“休闲娱乐+学习体验”的复合场景营造,实现空间价值与消费体验的双重提升。
近年来,洛龙区深刻领会市委关于文商旅特色街区建设的部署,按照“街区引流、院落消费”的理念,优化“街区+院落”肌理格局,大力发展院落经济,鼓励市场主体布局咖啡、烘焙、民宿、手作等多种“院落+”业态,进一步丰富场景设置,强化沉浸式体验,激发消费新动能。
定鼎门街道王庄社区的安业坊特色民宿集群亦是如此。凭借紧临天街的“近水楼台”区位,“烟村人家”“太白”等70余家民宿打造别具特色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尤其节假日,经常“一房难求”。
“院落+”更好满足
年轻群体消费新需求
夜幕低垂,市民王先生和几个好友来到位于荷泽寺街上的丁九山野烤肉。
“这家店环境不错,有种田园风格,吃着烧烤聊聊天,惬意得很。”王先生表示。
作为里坊区“四横一纵”路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荷泽寺街进行了改造提升,致力于凸显古都文化氛围。伴随着改造提升,一批聚焦年轻消费群体的院落经济场景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在荷泽寺街街口的西南方,紫荆林·栖音乐餐厅亦是灯火通明。院子里弥漫着美食的香味,冰块的晃动声与年轻人此起彼伏的说笑声交织,为古都的夜晚增添了现代活力。
夜色越深,炭火越燃,灯火越璀璨。
这些散落在里坊区的院落,正以升腾的烟火气重塑着古都夜生活的肌理,有效满足了年轻人的情绪消费、体验消费及夜间消费需求。
“院落+”引入主理人
打造有调性特色小店
滨河南路上豫安街胡同里的玄弥小院,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
推开古朴的雕花木门,主厅内几位书法爱好者正凝神运笔。西侧屏风后,身着素衣的主理人付新利向访客演示茶道。
“和朋友来这儿学习点茶和插花,‘班味儿’都淡了很多。”市民吴女士表示。
谈及创业初衷,主理人付新利介绍,自己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前几年租下这个庭院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改造。
2023年年底,她在抖音上发的一条小院环境的小视频一夜爆火,小院从此成为“明星”一般的存在,拍照打卡、学习插花技艺、体验传统文化课程的年轻人源源不断。
发展院落经济,对主理人的素养要求很高。以付新利为例,她的玄弥小院的布景会随季节的更替而改变,一方面是给回头客一些新的感受和体验,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符合时令的沉浸式场景营造,让每位来访者都能在古韵悠长的环境中,用心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心灵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得到沉淀与疗愈。
洛龙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发展院落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运营前置,通过培养有专业素养的主理人,打造有调性的特色场景,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当夕阳为屋檐镀上金边,荷泽寺街上的一个个小院内不时传出谈笑声,“街区+院落”的模式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