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执法检查是省人大常委会专题部署的重要监督任务,是市人大常委会服务发展大局、回应民生关切的务实举措。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以“清单式”督办,从强化助老服务供给到优化需求供给精准匹配,针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实施《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情况进行深度调研和执法检查。
“每月交200元伙食费,就能吃到荤素搭配、健康营养的饭菜,这个服务点真不错。”在洛宁县兴华镇沟门村村级居家助老服务点内,73岁的丁苟旦连连称赞。
沟门村居家助老服务点是洛宁县在农村推广的“集中+居家”养老模式典型代表。洛宁县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介绍,该县民政部门围绕农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养老服务需求,利用农村现有公益设施、闲置学校、党群服务中心等场地,建设村级居家助老服务点和集中互助养老服务站(点),形成了一套“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好、农民住得惯、经营可持续”的农村养老模式。
居家医护养老是西工区王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推行的上门服务新举措,为辖区784位老人建立信息档案,中心护理员和医生、护士按时上门免费提供居家医护、养老服务,实现“人在家中坐,服务上门来”。
偃师区首阳山街道成立了区域配餐中心,为老人提供现场就餐、上门送餐和包月用餐等服务。今年78岁的老人王大周说:“爱心助老食堂的开办,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便利健康的休闲、就餐场所,更为老年人搭建起交友、谈心的平台,我们很满意。”
“这里设施完善,服务贴心,俺在这儿生活可得劲!”在嵩县何村乡幸福院,孤寡老人刘麦生笑呵呵道。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嵩县采取“财政投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缴一点”的方法,解决村级小型集中养老服务点建设资金问题,为经济困难老人提供住养服务。
“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村”,新安县懈寺村成立老年协会,开展集中互助养老。“集中互助养老可以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和便利化的养老服务。”该协会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该模式强调在社区内嵌入相应功能性设施、适配性服务和情感性支持,从而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和亲情的陪伴下原居安养。
此外,宜阳县、偃师区启动乡镇卫生院转型医养结合机构试点建设,由乡镇卫生院“托管”敬老院,实现医养“无缝对接”,形成辐射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圈,满足辖区失能失智、空巢老人等群体的养老、就医、康复等需求。
根据执法检查情况,我市各县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五级四类”城乡养老服务体系。
“我们的目标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加强对养老服务的联动监督,让老年人日子过得顺心、舒心、安心。
洛报融媒记者 李雅君 通讯员 李现森 刘亚鹏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