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谱写大遗址保护的洛阳绚丽篇章

    首页 > 洛阳 > 正文

    日期:2019-11-29 09:42:27    来源:洛阳日报    
           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在中国历史上,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长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其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我国都城遗址最杰出的代表。近年,我市不断加大大遗址保护力度,创新大遗址保护模式,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都荟洛”世罕见
           “好开心啊,家门口变得越来越美!”近日的一个清晨,家住洛龙区香槟国际小区的杨女士,在隋唐城遗址植物园锻炼完,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而是来到植物园南门西侧的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现场。
           隋唐洛阳城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位于古城路以北约150米处,西起王城大道,东至洛龙区城角村,全长约7200米,通过地面标识、模拟展示、覆罩展示等形式,让城墙、城门等重要遗址“活”起来。
           这只是洛阳近年来大遗址保护展示的一个小小片段。
           从夏代开始,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洛阳建都。这些朝代在如今洛河沿岸、东西不足50公里的范围内,留下了二里头、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五座都城遗址。
           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首批确定的36处重点保护的大遗址,洛阳占其四;国家“十一五”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洛阳有其五;国家“十二五”和“十三五”大遗址保护战略框架,洛阳片区是重要片区之一。
           洛阳现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处(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2处(偃师商城、二里头遗址),这2处有望晋升“国字号”。
           这些自夏至唐的大规模遗存,见证着灿烂的河洛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物证。
           一座古城栖诗意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仙”李白一定想不到,自己笔下的隋唐洛阳城在千百年之后又重新火了。
           “哪一个瞬间,让你觉得隋唐洛阳城最美?”
           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明堂天堂景点、九洲池景点、应天门遗址博物馆,随机采访游客,回答最多的是“每一个瞬间都很美”。
           春之缤纷,夏之盎然,秋之静美,冬之苍茫。一年四季,闲暇时刻,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出发,穿越绿意萦绕的天街,登临应天门、明堂、天堂,徜徉九洲池,那份美妙自不待言。
           这一切,得益于我市近年不断守正出新,深入挖掘大遗址内涵,在大遗址活化利用上主动作为。
           作为大遗址分布的集中片区,洛阳的大遗址保护和城乡建设的矛盾较为突出。科学有效地进行大遗址保护展示,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延续历史文脉,保护中华文明,是古都洛阳的一道必答题。
           近年,我市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在保证遗址本体绝对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上,探索创新保护展示模式,谋划实施了一批重点示范项目,使考古遗址公园变得内涵丰富、多姿多彩,真正“活”起来。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偃师商城保护展示三期工程顺利开展;汉魏洛阳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具规模,宫城格局逐步显现;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宫城区天堂、明堂、九洲池、应天门相互连通,“四点一区”格局的形成迈出了关键一步……
           作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九洲池景区、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一经开放,就成为中外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夜游九洲”“应天门3D激光投影秀”顷刻间燃爆了游客的热情,让古都洛阳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一条运河穿城过
           隋唐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作为隋唐大运河的枢纽和中心,洛阳在中国大运河发源和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自古以来,洛阳就是一座伴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在帝国军事和经济发展需求下,隋炀帝开凿了通济渠和永济渠,超大规模水运工程隋唐大运河基本形成。今天,穿城而过的洛河水,仍流淌在隋唐大运河起始段的河道上,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见证着东都洛阳的繁华与昌盛。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刘曙光说,洛阳是大运河之根和源头,没有隋炀帝在洛阳兴建大运河,就没有后来北京、开封、扬州、杭州等城市的发展。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洛阳不仅要做河南省的“排头兵”,还要站在国家的层面,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担当,为全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示范。
           为保护利用运河遗产,我市积极主动融入大运河文化带战略,把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列为重点项目。目前,位于瀍河入洛河处西北角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正加快推进,建筑设计方案正在进一步优化完善,并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工。
           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在大遗址保护展示之路上,洛阳正坚定前行、奋勇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洛阳日报记者 常书香 通讯员 王勤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王梦瑶) 

    下一篇:提升职业技能 促进就业创业
    上一篇:我市地铁一号线铺轨任务完成超九成 确保十二月底实现全线“轨通”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