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警惕以私募基金为幌子的非法集资

    首页 > 洛阳 > 正文

    日期:2025-07-30 09:15:24    来源:洛阳日报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私募基金投资理财”旗号进行非法集资,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市处非办提醒广大市民,认识私募基金基本知识,辨别私募基金和以私募基金为幌子的非法集资活动非常重要。
           ●案例
           张先生的亲戚经常在朋友圈发布“私募基金”理财广告,宣传年化收益率8%。张先生有20万元存款,签下了“私募基金认购协议”,约定最低年化收益率8%,封闭期两年。一年后,公司人去楼空。经公安侦查,该私募机构发行多只契约型基金产品,均未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备案手续;投资金额一般从10万元起,有的甚至最低只需5万元,远低于法规规定的100万元投资门槛。
           ●分析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合格投资者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即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且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另外,投资者应当确保投资资金来源合法,不得非法汇集他人资金投资私募基金。在人数限定方面,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累计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特定数量:以股份公司形式设立的,投资者(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不得超过200人;以有限公司和合伙制形式设立的,投资者不得超过50人。投资者不符合上述规定和人数超过限制的,都很有可能是非法集资。
           ●提醒
           市处非办工作人员介绍,合法的私募基金及其管理机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注册,并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投资者可以通过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查询私募基金及其管理机构信息,未经注册和登记备案的私募机构向公众募集资金,可视为非法集资。非法集资使投资者遭受严重损失,有时血本无归,投资者要予以高度警惕。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 

    下一篇:一针一线绣活河洛非遗
    上一篇:我市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开启合作新篇章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